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2021/11/01 13:44] craneink |
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2021/11/07 15:49] (当前版本) craneink |
||
---|---|---|---|
行 1: | 行 1: | ||
{{tag> | {{tag> | ||
- | ====== | + | ====== 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 |
| 发布部门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 发文字号 | 法发[2020]38号 | | | 发布部门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 发文字号 | 法发[2020]38号 | | ||
行 11: | 行 11: | ||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在法庭审理中应当保障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 |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在法庭审理中应当保障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 | ||
- |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中应当规范量刑建议。 | + |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中**应当**规范量刑建议。 |
第二条 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收集、审查、移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事实、量刑情节的证据。 | 第二条 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收集、审查、移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事实、量刑情节的证据。 | ||
- | 对于法律规定并处或者单处财产刑的案件,侦查机关应当根据案件情况对被告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并向人民检察院移送相关证据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并向人民法院移送相关证据材料。 | + | 对于法律规定并处或者单处财产刑的案件,**侦查机关**应当根据案件情况对被告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并向人民检察院移送相关证据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并向人民法院移送相关证据材料。 |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发现侦查机关应当收集而未收集量刑证据的,可以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侦查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提纲的要求及时收集相关证据。 |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发现侦查机关应当收集而未收集量刑证据的,可以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侦查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提纲的要求及时收集相关证据。 | ||
行 25: | 行 25: | ||
对于没有委托进行调查评估或者判决前没有收到调查评估报告的,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符合管制、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 | 对于没有委托进行调查评估或者判决前没有收到调查评估报告的,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符合管制、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 | ||
- | 第四条 侦查机关在移送审查起诉时,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情况,就宣告禁止令和从业禁止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意见。 | + | 第四条 侦查机关在移送审查起诉时,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情况,就**宣告禁止令和从业禁止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意见**。 |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出宣告禁止令和从业禁止的建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就是否对被告人宣告禁止令和从业禁止提出意见,并说明理由。 |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出宣告禁止令和从业禁止的建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就是否对被告人宣告禁止令和从业禁止提出意见,并说明理由。 | ||
行 31: | 行 31: | ||
人民法院宣告禁止令和从业禁止,应当根据被告人的犯罪原因、犯罪性质、犯罪手段、悔罪表现、个人一贯表现等,充分考虑与被告人所犯罪行的关联程度,有针对性地决定禁止从事特定的职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等。 | 人民法院宣告禁止令和从业禁止,应当根据被告人的犯罪原因、犯罪性质、犯罪手段、悔罪表现、个人一贯表现等,充分考虑与被告人所犯罪行的关联程度,有针对性地决定禁止从事特定的职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等。 | ||
- | 第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可以提出量刑建议;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量刑建议: | + | 第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可以**提出量刑建议;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量刑建议**: |
- | * (一)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 | * (一)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 | * (二)提出量刑建议所依据的法定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量刑情节已查清; | + | * (二)提出量刑建议所依据的**法定**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量刑情节已查清; |
- | * (三)提出量刑建议所依据的酌定从重、从轻处罚等量刑情节已查清。 | + | * (三)提出量刑建议所依据的**酌定**从重、从轻处罚等量刑情节已查清。 |
- | 第六条 量刑建议包括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主刑可以具有一定的幅度,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确定刑期的量刑建议。建议判处财产刑的,可以提出确定的数额。 | + | 第六条 量刑建议包括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主刑可以**具有一定的幅度**,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确定刑期的量刑建议**。建议判处财产刑的,可以提出确定的数额。 |
- | 第七条 对常见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量刑指导意见提出量刑建议。对新类型、不常见犯罪案件,可以参照相关量刑规范提出量刑建议。提出量刑建议,应当说明理由和依据。 | + | 第七条 对常见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量刑指导意见**提出量刑建议。对新类型、不常见犯罪案件,可以参照相关量刑规范提出量刑建议。提出量刑建议,应当说明理由和依据。 |
- |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犯有数罪的,应当对指控的个罪分别提出量刑建议,并依法提出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的量刑建议。 | + |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犯有数罪的,应当对指控的**个罪分别提出量刑建议**,并依法提出**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的量刑建议**。 |
- |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分别提出量刑建议。 | + |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分别提出量刑建议**。 |
- |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可以制作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对于案情简单、量刑情节简单的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也可以在起诉书中写明量刑建议。 | + |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可以制作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对于案情简单、量刑情节简单的**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也可以在起诉书中写明量刑建议**。 |
量刑建议书中应当写明人民检察院建议对被告人处以的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及其理由和依据。 | 量刑建议书中应当写明人民检察院建议对被告人处以的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及其理由和依据。 | ||
- | 人民检察院以量刑建议书方式提出量刑建议的,人民法院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应当将量刑建议书一并送达被告人。 | + | 人民检察院以量刑建议书方式提出量刑建议的,人民法院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应当将量刑建议书一并送达被告人**。 |
- | 第十条 在刑事诉讼中,自诉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并说明理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案并附卷。 | + | 第十条 在刑事诉讼中,自诉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并说明理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案并附卷。 |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侦查机关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者法律帮助。 |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侦查机关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者法律帮助。 | ||
- | 第十二条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在确认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后,一般不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 + | 第十二条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在确认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后,**一般不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
- |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 + |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
- | 第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确认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没有异议,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审理可以直接围绕量刑进行,不再区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 + | 第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确认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没有异议**,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审理可以**直接围绕量刑**进行,不再区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
- |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应当当庭宣判。 | + |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应当当庭宣判**。 |
- | 第十四条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认罪案件,在确认被告人了解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审理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可以适当简化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程序。 | + | 第十四条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认罪案件,在确认被告人**了解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审理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可以适当简化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程序。 |
- | 第十五条 对于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案件,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分别进行。 | + | 第十五条 对于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案件,**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分别进行**。 |
- | 在法庭调查阶段,应当在查明定罪事实的基础上,查明有关量刑事实,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出示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当庭发表质证意见。 | + | 在法庭调查阶段,应当在查明定罪事实的基础上,查明有关**量刑事实**,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出示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当庭**发表质证意见**。 |
- | 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人员引导控辩双方先辩论定罪问题。在定罪辩论结束后,审判人员告知控辩双方可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辩论,发表量刑建议或者意见,并说明依据和理由。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参加量刑问题的调查的,不影响作无罪辩解或者辩护。 | + | 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人员引导控辩双方**先辩论定罪问题**。在定罪辩论结束后,审判人员告知控辩双方可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辩论,发表量刑建议或者意见,并说明依据和理由。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参加量刑问题的调查的,**不影响作无罪辩解或者辩护**。 |
第十六条 在法庭调查中,公诉人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种类、特点和庭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调整举证顺序。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分开出示的,应当先出示定罪证据,后出示量刑证据。 | 第十六条 在法庭调查中,公诉人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种类、特点和庭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调整举证顺序。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分开出示的,应当先出示定罪证据,后出示量刑证据。 | ||
行 80: | 行 80: | ||
第十九条 在法庭审理中,审判人员对量刑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也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核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核实有关证据,必要时可以要求侦查机关提供协助。 | 第十九条 在法庭审理中,审判人员对量刑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也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核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核实有关证据,必要时可以要求侦查机关提供协助。 | ||
- | 对于控辩双方补充的证据,应当经过庭审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是,对于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经庭外征求意见,控辩双方没有异议的除外。 | + | 对于**控辩双方补充**的证据,应当经过庭审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是,对于**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经**庭外征求意见**,**控辩双方没有异议**的除外。 |
第二十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收集的量刑证据材料,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依法调取;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调取的,应当说明理由。 | 第二十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收集的量刑证据材料,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依法调取;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调取的,应当说明理由。 | ||
行 89: | 行 89: | ||
* (三)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发表量刑意见。 | * (三)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发表量刑意见。 | ||
- | 第二十二条 在法庭辩论中,出现新的量刑事实,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待事实查清后继续法庭辩论。 | + | 第二十二条 在法庭辩论中,出现新的量刑事实,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待事实查清后继续法庭辩论。 |
- | 第二十三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准确,量刑建议适当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 | + | 第二十三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准确,量刑建议适当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 |
- |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不当的,可以告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调整量刑建议的,应当在法庭审理结束前提出。人民法院认为人民检察院调整后的量刑建议适当的,应当予以采纳;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 + |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不当的,可以**告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调整量刑建议的,应当在**法庭审理结束前**提出。人民法院认为人民检察院调整后的量刑建议适当的,应当予以采纳;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人当庭认罪,愿意接受处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就定罪和量刑听取控辩双方意见,依法作出裁判: |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人当庭认罪,愿意接受处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就定罪和量刑听取控辩双方意见,依法作出裁判: | ||
- | * (一)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但人民检察院没有提出量刑建议的; | + | * (一)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但人民检察院没有提出量刑建议的; |
* (二)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没有认罪认罚的; | * (二)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没有认罪认罚的; | ||
* (三)被告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没有认罪认罚,在第二审程序中认罪认罚的; | * (三)被告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没有认罪认罚,在第二审程序中认罪认罚的; | ||
行 112: | 行 112: | ||
对于不开庭审理的二审、再审案件,审判人员在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自诉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时,应当注意审查量刑事实和证据。 | 对于不开庭审理的二审、再审案件,审判人员在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自诉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时,应当注意审查量刑事实和证据。 | ||
- | 第二十七条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提出、采纳与调整等,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 | + | 第二十七条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提出、采纳与调整等,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 |
第二十八条 本意见自2020年11月6日起施行。2010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法发〔2010〕35号)同时废止。 | 第二十八条 本意见自2020年11月6日起施行。2010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法发〔2010〕35号)同时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