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北京:行政区划:西城区:二龙路 [2018/08/23 14:50]
127.0.0.1 外部编辑
北京:行政区划:西城区:二龙路 [2020/05/20 17:25] (当前版本)
craneink
行 2: 行 2:
  
  
-**二龙路**位于西城区中南部。南起太平桥,北至[[行政区划:西城区:辟才胡同|辟才胡同]]。+**二龙路**位于西城区中南部。南起太平桥,北至[[辟才胡同]]。
  
 早在元代,这一带曾是玉河分支出的两条弯弯曲曲的河汊,明代永乐年间,朱棣皇帝建都北京,以玉河作为都城的重要水系,称大明濠。这两条河汊由于靠近刑部大堂和牢房,此种水系正巧流经刑部大牢院墙之外,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护院之河。到清代,由于忽略河流清淤,遂成两个弯弯曲曲的水坑,称二龙坑。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将今二龙路这一带称为“二龙坑”、“二龙坑附近有‘鬼门关’”。 早在元代,这一带曾是玉河分支出的两条弯弯曲曲的河汊,明代永乐年间,朱棣皇帝建都北京,以玉河作为都城的重要水系,称大明濠。这两条河汊由于靠近刑部大堂和牢房,此种水系正巧流经刑部大牢院墙之外,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护院之河。到清代,由于忽略河流清淤,遂成两个弯弯曲曲的水坑,称二龙坑。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将今二龙路这一带称为“二龙坑”、“二龙坑附近有‘鬼门关’”。
  
 民国初年,二龙坑被填平修路,称二龙路。其北端的鬼门关,谐音雅化为贵门关。1965年将贵门关并入,统称今名。为西城区委、政府、人大与政协的驻地。 民国初年,二龙坑被填平修路,称二龙路。其北端的鬼门关,谐音雅化为贵门关。1965年将贵门关并入,统称今名。为西城区委、政府、人大与政协的驻地。
  • 北京/行政区划/西城区/二龙路.1535007034.txt.gz
  • 最后更改: 2018/08/23 14:50
  •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