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庙

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的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是明清两代皇帝崇祀历代开业帝王和历代开国功臣的场所。

它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

它亦是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旧址。


历史沿革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六年(1373)在金陵(今南京)创建历代帝王庙,主祀三皇五帝和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大一统时期的开国帝王共16位,主祀人物均有塑像,排列的位置是三皇居中,五帝和历代帝王分列左右,并以周公旦、诸葛亮、穆呼哩等36位贤臣从祀。至此,对这些人物的祭祀开始统一在一庙中进行。

明朝迁都北京后,对历代帝王的祭祀或在南京进行,或在北京郊区和故宫文华殿进行,嘉靖皇帝于嘉靖九年(1530)兴建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人物沿袭南京旧制,但只设牌位不塑像。嘉靖二十四年(1545),撤消了元世祖忽必烈和穆呼哩等5位元代君臣牌位。之后,南京旧庙废弃。北京历代帝王庙成为全国唯一的历代帝王祭祀场所。

顺治元年(1644),明太祖牌位从太庙移到帝王庙,顺治二年(1645),恢复了对元世祖忽必烈的祭祀,同时增加了对辽太祖、金太宗、元太祖的祭祀,还增加了唐、辽、金、元、明等各族贤臣从祀,入祀人物达到62位。此举恢复并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帝王祭祀体系。

康熙皇帝在临终前,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颁布了“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祖外,尽入庙崇祀”的谕旨,他用宜粗不宜细的办法,提出了可入祀帝王的基本标准,回避了对选择评价入祀帝王的功过是非、褒贬好恶的纷争,提出了大历史帝王祭祀观。

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民国以后,历代帝王庙祭祀停止。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曾在景德崇圣大殿内举行过纪念活动。1931年陶行知、熊希龄先生在这里创办香山慈幼院幼稚女子师范学校,1941年更名为女子三中,1972年有更名为一五九中学至今。这期间,陆续拆除了部分古建筑,祭祀陈设、器具流失。庙宇年久失修,处于文物保护难,学校办学难的“两难”境地。

2000年,北京市政府、西城区政府投入巨资,搬迁学校,全面修缮帝王庙。一期、二期工程2002年底基本完成。2004年4月8日竣工,4月28日对社会开放。


古老歌谣

历代帝王庙有这样一个歌谣:“有桥没有水,有碑没有驮,有钟没有鼓,有庙没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