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是指随着直接融资(即依托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的融资)的发展,资金的供给通过一些新的机构或新的手段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输送到需求单位,也称为资金的体外循环,实际上就是资金融通的去中介化,包括存款的去中介化和贷款的去中介化。

从存款的角度看,资金绕开低收益的商业银行向高收益的方向走。这个现象直接取决于美国Q条例的限制,活期存款不收利息。Q条例的实行一方面使商业银行感到它的资金成本低,另一方面使人们感到以活期的形式将存款存到商业银行是不合算的。因此就有一些机构提供类似于存款的工具,以逃避Q条例的限制。货币市场的发展就使得相当一部分的资金转向货币市场工具。

从贷款的角度讲,资金的需求方在获得资金的时候也逐渐脱离中介。企业要获得资金,可能不再向商业银行借款,可能直接发债、发股票或者短期的商业票据。

“金融脱媒”这个词最早60年代出现在具备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的美国,英语中表达为“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在美国,大企业主要依靠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或商业票据筹集资金。20世纪9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债券筹资无一例外地超过信贷筹资。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票据的发行部分取代了银行对公司的短期信贷,同时,居民也越来越倾向于比储蓄收益更大的基金或保险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受到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影响相对萎缩,利差收人减少,依靠传统业务难以维持生存,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


从发达市场经济的银行业发展历程来看,近三十年来商业银行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金融脱媒过程。以国际银行业的代表——美国银行业为例,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垃圾”债券等替代市场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金从银行系统流失,出现了明显的金融脱媒,并引发了美国银行业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活动。从目前的融资状况来看,美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比重远远超过银行信贷。在日本,尽管商业银行长期占据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但资本市场及政府债券市场的兴起也对银行信贷形成了替代。亚洲新兴经济体中,马来西亚的资本市场融资远高于银行信贷,韩国则是资本市场、企业债券市场与银行三足鼎立,印度的资本市场融资比重也接近银行信贷。

随着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我国银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金融脱媒趋势的挑战。从上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的发展,到本世纪初货币市场基金的登场与迅速发展,再到去年以来以短期融资券发行开闸为标志的债券市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感受到的脱媒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同样面临金融脱媒的挑战,处于经济和体制转型中的我国银行业,其所处的环境及面I临的问题同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中的银行业并不完全相同,有着转型经济中独有的一些特征。

1.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更多地体现为单向脱媒,而美国银行业则面临双向脱媒的压力

所谓双向脱媒,是指银行同时面临负债和资产两方面的非中介化。负债方面,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大量兴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能提供高收益的非储蓄产品,例如,当时Q条例规定储蓄存款的最高利率为5.5%,而货币市场基金则能提供高达10%的收益,由此导致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存款大量流失,出现显著的借方脱媒趋势。随着美国对存款利率管制的放松,银行等存款机构面临的借方脱媒才逐步缓解。资产方面、,脱媒趋势更为明显。一方面是“垃圾”债券(JunkBonds)大量发行,使得许多原先只能靠银行贷款的非投资级公司获得新的融资渠道,对银行中长期贷款形成替代;另一方面是商业票据(CommercialPaper)迅速发展,作为高流动性货币市场工具成为银行短期贷款的替代产品。

此外,各类财务公司如各大汽车财务公司也成为银行贷款市场上的有力竞争对手。从我国银行业的脱媒现象来看,尽管随着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新型投资工具的出现,一部分存款和储蓄形成了分流,但总体看,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可供大众投资者选择的投资品种仍然比较稀缺,同时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改革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储蓄仍然是居民的首选,高达近50%的储蓄率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金融脱媒,借方的非中介化程度尚比较低,更多的是体现在贷方的非中介化,即资产方面的脱媒。由于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特别是短期融资券,成本远低于银行贷款,因此,对银行贷款形成了直接替代。这种单向脱媒,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在银行存贷差的不断增加。200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差额达到创纪录的9.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近5万亿元。

2.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具有多阶段叠加的特性,而美国银行业则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脱媒冲击

美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最初主要是是受资本市场发展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增长的影响,这可以视作第一波和第二波的金融脱媒过程。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金融管制放松和银行产品创新高潮以后,美国商业银行基本经受住了这两波金融脱媒的影响,整个90年代成为美国银行业发展的辉煌时期。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在获得巨大商机的同时,开始面临新一波金融脱媒的挑战。这一波由电子商务带来的金融脱媒挑战,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方式的变革和大量非金融机构向银行业的渗透。一方面,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信息爆炸、信息透明、低成本等特征使交易各方能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增强了金融消费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从而降低对金融中介在信息提供方面的依赖。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非金融机构能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目前规模较大的网络服务机构,如 Yahoo、MSN 等,以及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如 Wal Mart 等正利用其庞大的客户基础、销售网络等提供金融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部分机构已经向支付清算这一银行最基本功能领域进行渗透,动摇了银行的垄断地位。

同美国银行业金融脱媒相比,我国银行的脱媒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在面临着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市场发展等第一、二波脱媒冲击的同时,我国银行业也进入了网络时代,必须同时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新一波脱媒影响。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约8700万网民,为世界之最,未来将有约60%的网民通过网络进行各类交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日益个性化、主动化。同时,上述美国电子金融发展中的新生事物许多也已经在我国出现,一些非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付费通”、“支付宝”等来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已经介入了银行传统的支付清算领域。因此,同美国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必须要同时应对多阶段叠加的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发生于欧美金融市场,其发展在西方日臻深入,可以说近几十年来欧美的商业银行是伴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而发展的。从金融发展史看,大规模金融脱媒现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强制性变迁(政策、制度改变)和诱致性变迁(市场环境改变)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西方国家都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市场利率大幅飙升,而银行业由于仍受有关当局严格的利率管制,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呈现负值,导致证券市场分流银行存款,进而分流银行信贷资产。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管制放松,极大地激发了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其中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机构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例),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含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资产所占比重呈现长期下降趋势。1960年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美金融机构资产总值的57.9%(其中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金融结构资产总额的40%),而基金和投资公司资产仅占12.6%。1997年基金和投资公司资产占比升至25.9%,而同期美国商业银行资产占比则下降为23%。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近40年期间,美国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了长足发展。另外,从金融产品的规模看,2000年末,美国股票市值达到美国私人部门贷款余额的3倍,这也清楚地说明美国金融脱媒的迅速发展趋势。

金融脱媒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发展的一个趋势,在亚洲几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尽管这些国家由于金融发展水平所限,商业银行仍然是整个金融的主体组成部分,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直接融资增长速度迅猛,它们的股票市值的增速度都远远高于当地商业银行资产的增长速度。例如,在1983—2004年期间,亚洲几个新兴工业国家的股票市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6%,而同期银行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5%;我国台湾地区也呈现类似的情形,其股票市值年平均增长19%,而银行资产年平均增长13%。

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提高和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金融脱媒已经成为金融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以来,我国的直接投资一直发展较快。截至2006年11月3日,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达62910.23亿元,据数据统计股票市值在GDP中的比重自2000年后也呈逐年回升之势,金融脱媒现象已在中国日益显现。

  • 专业知识/金融/金融脱媒.txt
  • 最后更改: 2015/08/11 10:34
  •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