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马拉松

北京马拉松是经国际田联(IAAF)认证,国际马拉松及公路跑协会(AIMS)备案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和北京市体育局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和中奥路跑(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最高水平的马拉松赛。

2019年北京马拉松设置全程马拉松项目(42.15公里),参赛规模3万人。起点位于天安门广场,终点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庆典广场,全程途经西长安街军事博物馆昆玉河、学院路、奥运村等北京城市地标建筑及区域。赛前一天,北马举行阿迪达斯亲子跑活动,共有1000组家庭参加。

北京马拉松已有39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首届北马于1981年9月27日举行,共有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朝鲜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选手参赛,比赛仅设男子全程项目。最终瑞典选手谢尔埃里克斯塔尔以2小时15分20秒的成绩拿下了首届北马的冠军。

此后至今北马每年举办一届。1989年,北马首次设立了女子马拉松项目,最终女子前十名中有六名中国选手,朝鲜女将文敬爱跑出2小时27分16秒的成绩,成为了北马历史上首位女子冠军。

1998年,北马首次面向广大群众开放报名,除全程马拉松外,还设立了半程马拉松、10公里和迷你马拉松等项目,参赛人数首次超过了一万人。随着赛事品质的不断提升,2008年,北马首次获得了国际田联授予的“金标路跑赛事”称号,是当时国际八大金标全程马拉松赛事之一。2008年至今,北马一直保持着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殊荣,同时也是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

自2010年起,北京马拉松赛由中奥路跑(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独家运营推广,经过10年的深耕细作,北马为全国马拉松赛事发展树立了标杆,诸多举措引领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发展。

2015年,北马取消了半程马拉松项目,成为国内首个仅设置全程马拉松项目的赛事。竞赛组织方面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也帮助广大跑者大幅提升了全马成绩。2018年北马,最终进3小时的选手达到了532人,9723人跑进4小时完赛率高达96.98%。

2019年,共有165704名选手参与了北京马拉松预报名,创造了国内马拉松赛预报名人数新高。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北京马拉松也将更加注重选手服务体验,加强人文关怀,开展多项弘扬正能量、彰显民族自豪感的赛事配套活动。


1981年是中国变革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一系列新政相继实施,中国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也正是这一年,体育领域最为悠久的赛事之一,马拉松比赛在北京首次举办。如同纪念章图形一般的赛事LOGO、手绘的全程路线图,都彰显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北马最初的全称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首届于1981年9月27日鸣枪起,包括我国选手在内,共有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朝鲜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共86名选手报名参赛,只设置男子全程项目。最终,瑞典人谢尔·埃里克斯塔尔以2小时15分20秒的成绩拿下了首届北马的冠军,我国选手的最好成绩由彭家政跑出,成绩为2小时26分03秒。

继首届北马产生影响力后,第二届北马共吸引了全世界240位选手报名,项目依旧仅设置男子全程。在1982年北马开赛前,北马首次被国际田联批准为传统国际比赛。赛事路线和首届相同,选手由天安门广场出发,经西单、五棵松至古城折返,随后跑回天安门广场,可谓非常笔直。

1983年时,北马路线做出了调整,起点由天安门广场改为了北京另一处地标性建筑——工人体育场。选手从工体出发后,向南跑到建国门桥,随后沿长安街一线,经天安门、公主坟至北京外语学院随后回转至公主坟;接着经和平门、崇文门建国门回到工人体育场。虽然北马路线平坦笔直但在早期因为规模有限,整体成绩水平并不是很高。而在1984年的比赛中,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世界高手前来参赛,日本选手喜多秀喜将赛会纪录提升至了2:12:16。中国选手在第四届北马中也有着出色的发挥,共3人冲进前十名。

如果你是一名马拉松“老炮儿”,那提起宗猛、宗茂兄弟相信你肯定有所耳闻。在北马创办初期,这对李生兄弟可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流量明星”,二人飘逸的长发轻盈的跑姿,都给国人留下了很深的记忆。1985年,宗猛、宗茂应邀首次参赛,比赛开始,二人就展示出了“高人一筹”的能力,一前一后交替领跑,半程过后,他们已经确立了巨大领先优势,唯一的悬念就是会不会上演兄弟相争了而最终,宗猛、宗茂兄弟却是携手撞线,两人的成绩均为2:10:23,最终大会判定,弟弟宗茂率先冲线,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宗猛、宗茂兄弟闪光后,1986年,更多的日本名将前来参加北马,赛事整体成绩大幅度提高,8人跑进2小时10分,前4名选手齐破北马赛会纪录,中国选手朱树春也打破了全国纪录。其中,冠军儿玉泰介和亚军何藤日光二人双双跑进了2小时08分以内,轰动国际马拉松界,儿玉泰介2小时07分35秒的成绩更是创造了当年年度世界马拉松运动最佳成绩,此后的2届北马,这一成绩均无人打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这届起,北马路线被国际马拉松协会承认为比赛标准路线,国际田联马拉松丈量员约翰·艾·迪斯利当时说道:“这条线路是全世界拐弯处最少、路面最平坦的一条,此外,国际马拉松赛中除了伦敦、柏林和纽约之外,就数北京的观众最多、最热情了。”

在日本选手获得北马三连冠后,1987年,由于要参加下一年汉城奥运会的资格赛,几名日本名将并没有前来,这也给了上一年因肠胃不适惜败的坦桑尼亚人伊坎加一次夺冠的良机。然而,伊坎加的夺冠之路并不那么容易,先是10月18日那天四五级的西北风让选手们跑得非常吃力,而在25公里水站时,伊坎加还在混乱中摔倒磕破了左膝。好在经过调整后,伊坎加忍住疼痛追上了第一批队,并最终在40公里处一骑绝尘,以2小时12分19秒的成绩夺冠。伊坎加打破了日本选手的北马三连冠,而在转年的1988年北马,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阿贝贝更是展现了超强的能力,跑出了平赛会纪录的成绩一举夺冠(2:07:35)。可以说,1987年和1988年的北马,真正让国人见识到了“非洲军团”的实力。

1989年北马是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的,在赛事创办的第9年,北马首次设立了女子全程项目,共有19名女子选手参赛。比赛中,中国女将们表现优异,最终女子前十名中有6名中国选手,女子冠军由朝鲜选手文敬爱获得,她的成绩为2小时27分16秒。

1990年是中国女子马拉松闪耀光芒的一年。先是在北京亚运会上,江苏名将赵友凤夺得女子马拉松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位夺得亚运会马拉松金牌的人。随后在同年的北京马拉松赛上,中国女将们依旧状态出色,最终黎叶梅以2小时32分14秒的成绩摘得女子冠军。这也是北马10年来第一次有中国选手赢得冠军。

1991年,埃塞俄比亚选手杜比和英国选手黛博拉分获北马男女冠军。1992年北马,为吸引更多选手参赛,北马将关门时间延长,25公里由1小时0分延长至2小时10分,35公里由2小时20分钟关门延长到3小时20分钟关门。这一年,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选手报名参赛,其中女子最好成绩由谢丽华跑出,为2小时28分53秒。这次比赛中国女选手包揽了女子组的前八名,中国女选手也开启了长达22年的北马冠军连贯。此外,本届北马也第一次开始兴奋剂检查,并被列为世界闻名的十大马拉松赛之一。

1993年至1995年的北马,可谓是中国马拉松的盛世年代,连续三年,北马男女冠军均由中国选手获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其中,男子方面必须要向内蒙古名将胡刚军致以敬意,他先是在1993年北马跑出2:10:57的成绩,不仅是北马国内男选手的首次夺冠,更是刷新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94年,胡刚军再度夺冠,更是将成绩提高了1秒。女子方面,有着“东方神鹿”之称的名将王军霞夺冠北马,成绩为2:31:11,这一年,女子前十名中,中国选手包揽了前九名。

前15届北京马拉松,可以说是属于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赛事。而从1996年开始,随着赛事组织愈加成熟,北马逐年向广大长跑爱好者张开了怀抱。1996年,北马首次增设了10公里项目,共有762人参加了10公里的比赛,加上382名全马选手,北马参赛人数首次突破1000人。1997年,北马的一大改变是延长了关门时间,全程关门延长至3小时30分钟,虽然依旧成绩要求很高,但已经是北马开始面向大众化的一个标志。在1998年,北马开始真正走向大众化,不仅将关门时间延长到了5个小时,还开设了半程马拉松、10公里及迷你马拉松项目,参赛人数超过了万人。

如今,北京马拉松的参赛规模是3万人,而在1999年,北马曾有接近4万名选手参加。那一年,恰逢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最终有包括我国在内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共380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本届北马的路线也重新回到了由天安门广场出发,沿西长安街、金融街、钓鱼台国宾馆向北,经过中关村,最后到达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结束

进入二十一世纪,参与长跑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届的北马也在不断优化和细化。

2000年北马,除设男、女全程马拉松项目外,还设立半程马拉松、10公里、5公里和轮椅马拉松、轮椅半程马拉松等共12个项目。

2001年时,北马取消了轮椅马拉松项目,此后多年北马基本维持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赛、迷你马拉松这4个项目。

除了项目断调整,路线上在这几年也是多次微调。2000、2001年北马,比赛均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经西长安街从复兴门桥西侧路下桥向南,上西二环路经广安门桥三环路,向北经桥菜户营桥(10公里终点),向西上西三环路,向北经丽泽桥、六里桥、花园桥北(半程马拉松终点),至苏州桥进入北三环,至四通桥、蓟门桥、安贞桥、和平东桥,向东南沿东三环路向南至长虹桥下向东到达朝阳公园结束(2001年,朝阳公园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项目候选场地)。2002年,北马比赛路线有了较大变动。起点依然设在天安门广场,但终点改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中途经过长安街钓鱼台、航天桥、昆玉河畔、大运村、亚运村等地标,总体路线平坦、风景秀丽。此后5届北马路线基本与此一致。

2003年,北马增设全国马拉松冠军赛(仅全程),同时为鼓励刷新赛会纪录,组委会将破纪录奖金提高为男子42195美元,女子30000美元。最终,中国女子选手孙英杰以2小时19分39秒刷新赛会纪录,并创造了当年的世界第二好成绩,至今,这一成绩都是全国女子马拉松纪录。

2004年至2006年,北马在项目设置和比赛路线方面均保持稳定,而随着大众选手越来越懂得如何参赛,北马的整体赛事质量在这三年也得到了稳步提升。2006年,第一次来北京参赛的肯尼亚选手詹姆斯·基普桑,以2小时10分36秒的成绩,击败同胞哥哥曼德哥,获得了2006年全日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男子组冠军。女子方面,中国选手孙伟伟以2小时34分36秒的成绩夺冠,这也是中国女子选手连续第15年北马夺冠

2007年,全国上下都在期待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北马也在赛事路线方面做出调整,展现着北京的风貌。这一年,北马由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出发,途径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鸟巢、水立方、曲棍球和射箭比赛场地,回到奥体中心结束,可谓全面展示了北京奥运会的各大主要场馆。这一年,中国选手也非常给力,年仅20岁的青海小将任龙云跑出了2小时8分15秒的佳绩,虽然以6秒之差不敌肯尼亚选手金亚特屈居亚军,但也打破了北马的中国男子赛会纪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北马举行,起点由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出发,途径西长安街、首体南路、北四环路、奥林西路,经过鸟巢、水立方和奥运北场馆区等最终抵达比赛终点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南门。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第一次由国际田联批准为金标赛事,是当时国际上八大金标全程马拉松赛事之一。

2009年,北马路线由天安门广场出发,途径金融街、钓鱼台国宾馆、昆玉河、知春路、学院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回到奥体中心结束。这条路线将北京的主要地标性建筑串联起来,老北京与新北京的景观结合成为比赛路线设置的最大亮点。而从2010年开始,“北京国际马拉松”正式更名为“北京马拉松”,比赛当天北京下起了大雨,但选手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那场雨战也被很多资深跑友在日后津津乐道。

2011年,北马首次将终点设置在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庆典广场(景观大道),并将关门时间延长至6个小时。除了这一变化外,北马还对13周岁以下儿童特别设置了亲子跑”项目,父母与孩子共同参赛,体验运动的乐趣。赛事还首次将“为慈善而跑”的新运营模式引入中国,共有总有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13家机构参与“为慈善而跑”活动,为北京马拉松注入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精神内涵。

2012年11月25日,北马在初冬的低温中举行。这一年的北马取消了9公里项目的设置,增大了全程项目选手规模,共有12000名选手参与全程项目的比赛,半程和迷你项目参赛人数分别为8000和10000人。这一年,3000名额仅用时94小时便全部报满。比赛当天,比赛实况通过卫星在美国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同步播出,此外,冠军奖金提升至了4万美金。

本届北马在成绩上有了重大突破,男子组由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手托拉以2小时7分16秒获得冠军,本纳德·基普洛浦和罗诺·丹尼尔分别以2小时7分19秒和2小时7分20秒的成绩获第二、三名。他们的成绩都打破了由日本选手儿玉泰介(1986年)和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贝·梅克南(1988年)共同保持的2小时7分35秒的赛会纪录。女子方面中国选手张莹莹在比赛最后阶段一骑绝尘,击败多名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好手,以2小时31分19秒的成绩获得冠军,至此,中国女将已经连续22年获得北京马拉松女子组比赛的冠军。本届比赛也是北马首次采用净计时记录选手成绩。

随着中国马拉松运动持续火爆,北马于2014年改变了以往注册缴费一体化的报名方式,将报名分为了“预报名”和“缴费”两个阶段来进行,赛前共有6万多人报名,首次采取了抽签形式确定参赛名额。此外,本届北马在项目设置及名额分配上作出较大调整,其中全程项目设26000人,半程项目设4000人,并取消了迷你马拉松项目。本届比赛,中国女子选手在该项赛事中的22连冠被终结,埃塞俄比亚选手杰尔戈获得冠军,中国选手宫丽华名列第三。

继2014年减少半程名额后,第35届北马取消了半马项目,标志着北马正式进入“全马时代”。41岁的肯尼亚运动员吉普楚姆巴以2:10:58的成绩摘得男子冠军,女子方面,埃塞俄比亚选手切内特以2小时27分31秒夺冠。大众选手的能力也不断提升,本届比赛共有26294人在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完赛率达到了88%。这一年,北京马拉松组委会首次荣获了2015CCTV体坛风云人物“大众体育精神奖”。同时为纪念赛事35周年,组委会特别推出了精美的镶足金完赛奖牌。

2017年,北京马拉松成为亚洲大满贯、中国大满贯联盟成员,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这一年,共有接近十万人报名,再次刷新国内马拉松赛事全程项目报名人数的纪录。最终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选手参赛,完赛率达到95.51%。经过不断地发展,北马在竞赛组织选手服务、现场氛围、品牌塑造与文化传播、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均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国马”。

2018年,北马携手“为奥运喝彩”文化传播项目以及“我要上奥运”系列活动,进一步优化竞赛组织工作,为选手们带来了更高水平的赛事服务。此外,为助力2020年北京冬奥会,北马在起跑前加入了滑轮展示环节,融入冰雪运动元素,体现了北京马拉松赛推动城市进步的社会责任。


年份 男子冠军 国家 成绩 女子冠军 国家 成绩
1981 Kjell-Erik Ståhl 瑞典 2:15:20
1982 李宗亨 朝鲜 2:14:44
1983 Ron Tabb 美国 2:18:51
1984 喜多秀喜 日本 2:12:16
1985 宗茂 日本 2:10:23
1986 儿玉泰介 日本 2:07:35
1987 Juma Ikangaa 坦桑尼亚 2:12:19
1988 Abebe Mekonnen 埃塞俄比亚 2:07:35
1989 Peter Dall 丹麦 2:12:17 文敬爱 朝鲜 2:27:16
1990 Peter Dall 丹麦 2:14:55 黎叶梅 中国 2:32:14
1991 Negash Dube 埃塞俄比亚 2:12:55 黛博拉 英国 2:35:18
1992 泉宜广 日本 2:11:29 谢丽华 中国 2:28:53
1993 胡刚军 中国 2:10:57 黎叶梅 中国 2:30:36
1994 胡刚军 中国 2:10:56 王军霞 中国 2:31:11
1995 孟宪辉 中国 2:16:20 任秀娟 中国 2:30:00
1996 Nelson Ndereva 肯尼亚 2:10:37 任秀娟 中国 2:27:13
1997 胡刚军 中国 2:09:18 潘金红 中国 2:26:39
1998 金中元 朝鲜 2:13:49 王艳荣 中国 2:28:50
1999 铃木贤一 日本 2:11:33 艾冬梅 中国 2:29:20
2000 Nelson Ndereva 肯尼亚 2:13:52 魏亚楠 中国 2:26:34
2001 宫科 中国 2:10:11 刘敏 中国 2:23:37
2002 李柱宏 中国 2:13:09 魏亚楠 中国 2:20:23
2003 Ian Syster 南非 2:07:49 孙英杰 中国 2:19:39
2004 James Moiben 肯尼亚 2:10:42 孙英杰 中国 2:24:13
2005 James Moiben 肯尼亚 2:12:15 孙英杰 中国 2:21:01
2006 James Kwambai 肯尼亚 2:10:36 孙伟伟 中国 2:34:41
2007 Nephat Kinyanjui 肯尼亚 2:08:09 陈荣 中国 2:27:05
2008 Benjamin Kiptoo 肯尼亚 2:10:14 白雪 中国 2:26:38
2009 Samuel Muturi 肯尼亚 2:08:20 白雪 中国 2:34:44
2010 Siraj Gena 埃塞尔比亚 2:15:45 王佳丽 中国 2:29:31
2011 Francis Kiprop 肯尼亚 2:09:00 魏小杰 中国 2:28:05
2012 Tariku Jufar 埃塞俄比亚 2:09:39 贾超风 中国 2:27:40
2013 Tadese Tola 埃塞俄比亚 2:07:16 张莹莹 中国 2:31:19
2014 Girmay Birhanu 埃塞俄比亚 2:10:42 Fatuma Sado 埃塞俄比亚 2:30:03
2015 Mariko Kipchumba 肯尼亚 2:11:00 Betelhem Moges 埃塞俄比亚 2:27:31
2016 Mekuant Ayenew 埃塞俄比亚 2:11:09 Meseret Mengistu 埃塞俄比亚 2:25:56
2017 Salah-Eddine Bounasr 摩洛哥 2:11:18 Meselech Beyene 埃塞俄比亚 2:27:44
2018 Dejene Debela 埃塞俄比亚 2:12:08 Valary Aiyabei 肯尼亚 2:21:38
2019 Mathew Kisorio 肯尼亚 2:07:06 Sutume Asefa 埃塞俄比亚 2:23:31

  • 兴趣爱好/北京马拉松.txt
  • 最后更改: 2019/11/20 16:02
  •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