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门外大街
德胜门外大街南起德胜门城楼、北至马甸桥的一条南北,是连接京城二环和三环的重要联络线,是京城出城向北的重要通道。德胜门外大街南段是德胜门城楼。史料记载,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是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相传,当年出兵作战,必出德胜门,取“得胜”二字,寓意“旗开得胜”、“出兵必胜”。德胜门城楼脚下北侧是护城河,夏季经常看到有人在其中游泳;冬季河道冰封后,又经常会看到有人在其上滑冰。1)
德胜门外大街以德胜门为起点向北约一百米,是一个十字路口,向东是安德路,向西是冰窖口胡同。这个十字路口周边,当年可是德外重要的商业区,当地居民称之“城门楼子下”。
德胜门外大街十字路口向东是安德路。自西向东安德路上大的单位和地标有北京七中、燃化部、六铺炕等。向西是冰窖口胡同,沿这条胡同向西是安定医院。当年安德路行驶着27路公交车,是从安定门开往动物园的。
德胜门外大街过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北,路东是德外派出所和德外街道办事处。由此再向北是教场口街。
德胜门外大街由此再往北到第二个十字路口,往东叫五路通街,往西叫新康路。沿五路通街向东,顶头是人定湖公园西门。人定湖公园闹中取静,富有欧洲风格。电影《甲方乙方》中的一些场景拍摄于此。人定湖公园南侧是原一机部自动化研究所,现为北京机械院自动化研究所。
新康路向西距德胜门外大街一百米左右是功德林一号,这可是赫赫有名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功德林一号,正式名称为“北京战犯管理所”,是现在公安部秦城监狱的前身。功德林原是北京城德胜门外的一座庙宇,清朝末年,朝廷在此创设“京师习艺所”,是中国第一个劳改机关。1915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更名为“京师第二监狱”,后又加以改建。1928年后,功德林被国民政府用来专门关押政治犯,即“北平第二模范监狱”。1949年初中共接管北平后至1960年3月在押犯人迁往秦城前,100多名国民党将军先后走进功德林。功德林成为收押国民党高级战俘级别最高的一处:仅限军队将级以上军官,文官则须到省主席一级。
新康路由此再往西,是火箭军总医院,原二炮总医院,最早是262医院。再往西就到了新街口外大街。
从德胜门外大街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北,路东是一所废品收购站,现如今这里建起了北京肛肠医院。往北相邻的是航空规划设计四院,简称四院。路西是新风街,新风街内是北京手扶拖拉机厂。德胜门外大街由此再往北,路东是黄寺大街,黄寺大街是当年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驻地。黄寺大街以北路东是国防部外事局,往北紧邻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而路西是辽宁饭店。由此再往北就到了马甸立交桥,德胜门外大街止于此。
改造
新拓宽改造的德胜门外大街是北京第三条高速路的联络线体系,南起德胜门,北至马甸桥,全长2100米,宽70米,主路有三上三下六条车道,大街两侧有二上二下四条辅路。
改造后,原来狭窄拥堵而且只宽9米的老德胜门外大街摇身一变,成为全封闭城市快速路。道路开通后,主路行车速度将达到每小时80公里,开车从德胜门到马甸桥用不了5分钟。德胜门外大街与八达岭高速公路相连后,形成了完整的北二环至北五环路的快速放射线,可畅通无阻地到达北京市与河北省交界处。